日常生活中,当堡贝经常说害怕,或者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时,堡爸堡妈们会怎么处理呢?接下来,吉的堡来为您支招!
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·科恩说,成年人总认为“童年”应该充满快乐和幸福,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:真正的童年是各种元素的混合,不仅有好奇、兴奋和幻想,还有恐惧、愤怒和悲伤。对堡贝来说,恐惧、害怕时一种很正常的情绪。当孩子说“我怕”时,堡爸堡妈们需要尝试去读懂堡贝恐惧的内因,耐心陪伴Ta一起克服“恐惧情绪”。
在堡贝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自己树立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变化。但是勇气并非与生俱来,与后天环境和堡爸堡妈的鼓励有着密切关系。
生活中,很多堡爸堡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从小养成一颗“勇敢之心”,能够直面挫折与逆境,不惧怕,迎难而上。然而问题是,什么是勇敢?如何培养堡贝“勇敢”的品格呢?
一、“勇敢”形成的三个心理机制
在我们探究如何让堡贝变勇敢前,堡爸堡妈们需要了解“勇敢”品格形成的心理机制。下面跟着Chevady一起来看看吧~
(1)依恋理论
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认为,如果一个堡贝与依恋对象(一般是父母)形成了亲密的安全依恋,那么他就会以安全依恋对象为基础进行更多探索,个体的勇敢品质就会逐渐增强。
如果堡贝的依恋类型是非安全型的,那么个体在陌生情景或陌生的人面前就会表现出退缩,不愿意去探索。
(2)认知发展阶段理论
皮亚杰认为幼儿阶段的堡贝具有“泛灵论”的特点,即堡贝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,常把人的意识动机、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。
正是由于堡贝的这个特点,他们在生活中会害怕很多无生命的物体,比如电闪雷鸣。怕黑、怕怪物、怕石头...都是堡贝成长中的正常现象。
(3)强化理论
斯金纳的强化理论,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。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,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,不利时,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。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,从而修正其行为。
因此,在培养堡贝勇敢品格的过程中,当堡贝表现出勇敢行为时,父母可以采取言语上或者行为上的强化,以增加该勇敢行为发生的频率。
三、五个妙招,让堡贝化身勇敢“小大人”
了解完堡贝的心理机制后,堡爸堡妈们可能会继续问道:生活中,应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培养堡贝的勇敢品格呢?别急,Chevady用5个小妙招,告诉您如何让堡贝变身“勇气达人”!来看看吧~
1:引导堡贝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勇敢
勇敢≠不害怕。父母要引导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勇敢。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,而是在面对危险、困难、挫折的时候,能够表现出自信,能够不畏避、不推诿,迎难而上的一种心理品质。
比如,堡贝需要去医院打针时,勇敢不是他不害怕打针,而是虽然害怕但仍愿意面对打针所带来的痛苦。比如,堡贝在众人面前进行才艺表演,勇敢不是他一点也不害羞,而是鼓足勇气,虽然害羞但仍坚持表演。
2:给堡贝创造锻炼勇敢的机会
面对陌生的事物,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本能的恐惧而不愿意面对,堡贝更是如此。堡爸堡妈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这种自然反应。堡贝有时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,只是因为不熟悉这些事物。
所以,在家庭教育中,让堡贝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未知,他就会习以为常,对相对陌生的事物不再害怕。
3:家长以身作则,不过分关注恐惧事物
模仿是所有堡贝都很擅长的事情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堡贝表现出来的很多恐惧、害怕情绪,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了父母的日常行为模式。比如,妈妈很害怕蟑螂,见到蟑螂会大叫,那么堡贝见到蟑螂也会大叫。
因此,堡爸堡妈要为堡贝做出“勇敢”表率。父母不对害怕的事物做出夸张的反应,堡贝也会学习父母应对恐惧的方式。
4:为堡贝解释恐惧现象和恐惧对象
很多时候,堡贝的认知水平有限,但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想象和好奇。根据皮亚杰的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,在面对堡贝们恐惧的事情,堡爸堡妈们要为孩子解释其恐惧的对象以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。
比如,堡贝害怕打雷,父母可以简单的为其解释打雷现象产生的原因,并提出建议帮助堡贝克服恐惧情绪。
5:强化堡贝的勇敢行为
在日常的生活中,堡爸堡妈们可以运用强化理论,培养堡贝的勇敢品格,增强其勇敢行为发生的频率。
比如,当堡贝在面对害怕的事情前,战胜了自己的恐惧,表现出勇敢行为之后,父母可以给予言语或者行为上的奖励,强化堡贝的勇敢行为。
Chevady有话说
亚里士多德曾说“一个人在危险面前坚定不移,保持快乐,至少并不惧怕,这就是勇;如若痛苦不堪,就是怯懦。”在品格教育中,勇敢是堡贝们未来发展、适应社会、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品格之一。
在生活中,“勇敢”有很多种,勇敢地拒绝,勇敢地去挑战,勇敢的面对恐惧……一个个小小的“勇敢之心”汇聚在一起,就变成了让人敬畏的大勇气!
而想要培养出富有勇敢精神的堡贝,堡爸堡妈们必须从自身做起,经常与堡贝沟通、有意识地锻炼堡贝的独立性、陪伴堡贝一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……渐渐地会发现,堡贝们正逐渐变成一个能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敢的孩子!